當《地下城與勇士》(DNF)的玩家仍在阿拉德大陸激戰之時,其開發商 Neople 正陷入一場前所未有的勞資沖突。這場自工會成立以來的首次總罷工,從 7 月初的局部抗議升級為席卷近八成員工的集體行動,將游戲行業光鮮背后的權益爭議推向了公眾視野。
罷工的導火索看似是一筆獎金的削減,實則是長期矛盾的集中爆發。盡管 DNF 手游創下亮眼營收,Neople 卻將新作開發團隊的績效獎金上限從 30% 下調至 20%—— 這意味著核心開發人員的實際收入直接縮水三分之一。在高營收與低回報的強烈反差下,員工的不滿情緒迅速蔓延。
最初的抗議尚未形成規模,但隨著公司與工會的談判破裂,局勢在 7 月 7 日急轉直下。第二輪罷工采用了 “每周三天全體停工 + 兩天部分人員參與” 的靈活模式,參與度飆升至 79%,涵蓋開發、運營等核心崗位。此時,爭議早已超出單一獎金問題:員工們開始集體控訴長期過勞、假期被強制壓縮、工資隱性削減等問題,甚至直指公司存在 “間接阻礙罷工” 的不當行為,矛盾從經濟訴求擴展到了基本權益層面。
面對愈演愈烈的罷工,Neople 的態度經歷了明顯轉折。沖突初期,公司對工會的指控全盤駁斥,強調 “始終遵循績效導向的薪酬原則”,暗示員工訴求缺乏合理性。這種強硬姿態不僅未能平息不滿,反而讓罷工范圍進一步擴大。
直到近期,經營支援本部才通過郵件向全體員工釋放緩和信號,承認 “因溝通不足引發矛盾”,并懇請員工返崗。但這一表態被解讀為 “遲到的妥協”—— 在此之前,公司對參與罷工的工會成員及專職人員采取了懲罰措施,反而激化了對立情緒。如今的 “軟著陸” 嘗試,更像是罷工壓力下的被動調整,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共識達成。
Neople 的罷工風波并非孤例,而是游戲行業長期存在的 “高投入 - 高產出” 模式下的必然矛盾。作為 DNF 的開發商,Neople 憑借這款運營十余年的現象級產品穩居行業頭部,但高強度的更新節奏、對營收數據的極致追求,往往伴隨著開發團隊的超負荷工作。當員工試圖用集體行動爭取合理回報時,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的權責邊界便成了爭議焦點。
對于玩家而言,這場罷工可能意味著游戲更新延期、運營服務波動;但對行業來說,它更像一面鏡子 —— 折射出如何在商業成功與員工權益間找到平衡。DNF 的光環之下,勞資雙方的角力仍在繼續,而其最終走向,或將為全球游戲行業的勞資關系提供新的參照樣本。